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2012紀錄片雙年展】尋找,背海的人

文 / 蘇薔倪



翻開2012紀錄片雙年展影展手冊,赫然發現《尋找背海的人》,再度翻閱起筆者對此片的強烈印象。這部描繪文學家王文興的紀錄片出現在紀錄片雙年展其實理所當然,只是其中種種的表現方式,都不僅限於平鋪直敘的訪問,亦未將記錄視為現實的客觀再現。相反地,《尋找背海的人》從導演、編劇、剪接等面向,都似乎努力避免將文學家及其文學「談死」,而是想方設法將文學家的生活與作品連結起來,並致力於營造並表現各種情境,試圖將文學的況味,透過影像,傳遞出來。

其中最令人驚豔的,是以舞台劇搬演〈家變〉的一段。導演請來莫子儀與王琄飾演書中人物,藉著演員的走位、對話與肢體表演,讓文字底下的喃喃秘語被看見聽見,文字裡的情緒也被賦形被染色。而外型出眾,表演卻稍嫌矯作用力的莫子儀,放置在這刻意設計的舞台佈局中卻意外的適合,他標準且訓練有素的聲音口白,正好朗讀般將文字的格律表達出來,不僅使人重新發現其演員才華,更正面揭示此劇乃由文學改編。

其實以「戲劇」或「動畫」表現不可再現之文字、事件、回憶與時間並不是罕見的事,而且放諸紀錄片與劇情片皆然。紀錄片《跳舞時代》就請來演員演出名歌手純純與作曲家陳君玉的愛情故事,侯孝賢的《好男好女》也用戲中戲的方式在現代的情境中滲透了白色恐怖的悲情事件。所以,《尋找背海的人》在文學基底之上,以戲劇作為文字影像化的形式自是必要而且合理。真正的重點在於導演林靖傑更細節地選擇了「舞台劇」。在舞台上架構場景,可能比真正進入一個實際的建築更能表現出家的部署,以及由此空間部署所延伸出的人物關係與人性張力。藉此,觀眾可以透過影像領略文字所現的格局與硬度,對原本就熟悉文學內容的觀眾來說,這是影像對文學的詮釋翻譯,對還未讀過作品的觀眾而言,這也是引人入勝的表現方法,推動著,更適切地說是引誘著,讓我們想去打開書,進到裡頭一探究竟。

回望全片,以炭筆動畫的不安線條表現〈草原底盛夏〉,以及王文興本人朗讀與樂團合奏共響的跨界實驗,都是以音像表現王氏文學意境與其口語文體之努力與創意。因此,這部「文學」紀錄片仍是出色的「影像」作品,它以影像轉譯了文學,也證明了文學隱含的視聽感官聯覺。

然而,《尋找背海的人》真正最棒、最厲害之處,乃在於其以追尋文學家蹤跡為引,分成了二十個小段,這些段落的用意並不在於鉅細靡遺拼湊出完整的人物圖像,而是通過剪輯與敘事安排,呈現出創作與生活無盡交織,更為神秘且深奧的作家身影與文學生命。筆者看完之後,對王文興並未更加認識,只有更加好奇,其文學成就在影片裡也並未塵埃落定,反而開放為生命之延續。所以,王文興與其文學對筆者來多仍是「活」的,生命之實存感就是影片最有韌性、最震撼人之處。

可以與此開放性相提並論的就是溫德斯的《PINA》。畢娜雖然已逝,但溫德斯卻從3D技術與重新詮釋經典舞碼的角度,使觀眾如臨場般置身舞台,在感官的若即若離中製造空隙,讓認識與不認識畢娜的觀眾,都能在那空隙中釋放悲傷或投射想像,畢娜未曾遠離之存在,就在此蔓生出來。這或許又要另寫一片文章好好談談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