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影像的召喚─重返作為紀錄方法(二)

文 / 蘇蔚婧

重返─黃金時代

看過《阿嬤的夢中情人》就知道台灣曾經有過一段台語片的黃金年代,然而,新竹在地影人張薰南、周宜得不僅見證了台語片興衰,從更早的日治時期開始,就憑著對電影的喜愛,開始了與城市發展密不可分的電影人生。《浮生:張薰南的電影情事》、《流光夢影:周宜得的電影人生》兩部影片均由新竹市文化局委製,透過梳理影人的生命故事,尋找庶民娛樂文化發展的軌跡,為城市寫歷史,重返那個台灣電影風光的年代。


影像的召喚─重返作為紀錄方法(一)

文/蘇蔚婧

前言:本文為筆者應201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邀請,為讀者介紹影展裡電影導演紀錄片(documentary of filmmaker)的文章,原刊登於《放映周報》。影展雖然已在三月下旬閉幕,但記錄柏格曼的影片已獲代理,將於五月下旬放映。因此再度分享此文,亦作部分修改並分為兩段,希望與喜愛柏格曼或是關注電影導演紀錄片這一片型的觀眾能有所交流。

如何以影像記錄影像工作者,才能在影人以生命與作品交織的密網中,再尋想像的空隙?特寫電影人物的紀錄片如後視鏡般映顯眼界之外的事物,還是像衛星導航設定完美路徑,帶我們穿越時間,直達未知之地?

2015年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在去年首次舉辦的基礎上將電影類別獨立出「電影後視鏡」專題,其中三部影片企圖走入大導演的內心世界,分別是《柏格曼:光影封印》(Trespassing Bergman)、《大快活:布諾頓的冒險人生》(Big JoyThe Adventures of James Broughton)與紀錄蔡明亮的《昨天》(Past Present)。另外,《尋找布洛斯基》(Searching For Brodsky)與記錄新竹前輩影人的《流光夢影:周宜得的電影人生》(The Golden Times)、《浮生:張薰南的電影情事》(LifeLove and Film in the Life of Chang Hsun-Nan)則是強調歷史縱深,試圖藉人物故事回返電影發展的作品。這些影片其實各自完整,若要仍要在差異與重複間嘗試命名,那共通的紀錄方式應是「重返」。然而,重返的目的影響了重返的形式,我們在觀影的同時,其實也在同行的路上,不管是否曾經到過;又或許,我們也可以走更遠些,再次思考何謂紀錄。